Fl. Ind. 2:349. 1832.
≡Cassia alata L. Sp. Pl. 1:378. 1753;海南植物志 2:231. 1965;广东植物志 5:182. 2003;澳门植物志 1:298. 2005.
灌木,高2-3m;基部多分枝,分枝粗壮,被甚短的茸毛。羽状复叶长35-60cm,有小叶6-12对;托叶三角形,长6-8mm,迟落;叶柄短,长1-1.5cm,无腺体,与叶轴和小叶柄均被短柔毛,叶轴上面有二纵棱,棱上有狭翅,无腺体;小叶片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,最上方的一对长10-12cm,宽7-8cm,向下部的渐小,下面沿叶脉疏被短柔毛,上面无毛,基部斜截形,先端圆,微凹,有小短尖。总状花序生于分枝的上部叶腋,长20-50cm;花序梗长10-20cm,与花序轴、花梗、苞片和萼片均被甚短的茸毛;苞片菱形,长约2cm,宽约1.5cm,早落;花梗长5-6mm;萼片5,倒卵状长圆形,黄色,膜质,近等长,下方的2片稍宽,均呈舟状,长1-1.2cm;花瓣黄色,长约2cm,上方1片提琴形,其余的宽倒卵状长圆形,开花后上部均向内弯而不张开;雄蕊10,短于花瓣,仅7枚能育,其中最下方的1枚花药较小,花丝较长,侧生的2枚花药最大,花丝略短,中间的4枚花药也较小,花丝甚短,最上方的3枚退化;子房沿背腹两缝线被灰白色茸毛,具短柄。荚果狭长圆形,长12-16cm,宽1.5-2cm,无毛,在两果瓣的中央有1自顶部直贯至基部的纵翅,翅缘有钝齿。种子三角状卵形,扁。花期:7-12月。果期:7-12月。
产地:仙湖植物园(李沛琼 W06115)、罗湖区林果场(曾春晓 016762),本市各地普遍栽培。
分布:原产美洲热带。全球热带地区广为栽培。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和云南亦普遍有栽培。
用途:花美丽色艳,开花期甚长,观赏价值高,为优良的木本花卉。